网传淮师淮工合并成立淮安大学 是真的吗?
中国江苏网8月12日讯 从昨天开始,淮安人的网络上、论坛里、甚至口口相传的都是一件事——淮师和淮工即将合并成立淮安大学。消息一出立即引爆舆论,究竟“淮安大学”的成立是真是假,进展如何呢?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。
◎传言:
淮师淮工要合并成立淮安大学
昨天,毕业于淮阴工学院的小李转发了一条QQ说说,内容如下:8月8日下午,曹卫星副省长在省教育厅302会议室主持召开专题会议,研究落实筹建淮安大学有关工作。会议听取了淮安市委、市政府关于筹建淮安大学情况的汇报。明确肯定淮安大学的筹建思路和方案,同意淮阴师范学院、淮阴工学院合并筹建淮安大学。要求将此工作列入省高等教育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,尽快建立工作班子,全力推进筹建工作。加大各方面的支持力度,尽快满足设立条件。2015年报教育部同意,9月前挂牌筹建。2018年,接受国家验收,正式建成淮安大学。曹卫星副省长代表省政府就此项工作做了重要指示,并提出明确要求。受淮安市委、市政府委托,淮阴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朱汉清作了专题汇报。淮阴工学院党委书记章跃作了表态发言,赞同两校合并筹建淮安大学。
不仅如此,在很多淮师、淮工学生的微信圈,关于两所大学可能合并的消息也是层出不穷。而在网络论坛,网民就两所学校合并的利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。
记者昨天采访了淮阴师范学院的一位老师,他向记者证实,上述消息基本属实。
◎观点:
若要合并也非一朝一夕之功
不过在上述淮阴师范学院的老师看来,合并成立淮安大学并非一朝一夕的事,需要精确的论证和扎实的推进,才能看到成果。“目前仅仅是省里面同意了,还要报国家教育部批准。”
这位老师的说法也得到了一位淮阴工学院老师的证实。这位老师告诉记者,从昨天开始,学校老师陆续得知了此消息,并在各自的QQ群里展开了关于合并的利弊、对老师前途的影响等讨论。但是就具体合并的事项和细则,这位老师也表示,还没有具体方案出来,“一切都只停留在猜想的阶段”。
记者通过梳理发现,早在2005年,市第四次党代会第三次会议上就曾提出“积极筹建淮安大学,加快高教园区建设”的命题。
一位关注该命题的淮阴师范学院退休教师说,关于淮安大学的成立方案曾经有多种,比较可行的是其中的两种:一种是淮阴工学院与淮阴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淮安大学;还有一种是淮阴工学院与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、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、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淮安理工大学,将淮阴师范学院单独升格为淮安师范大学。后来经过各种讨论,后一种方案因动作更大、困难更多而被逐渐放弃。
◎科普:
淮安历史上有过多所“大学”
据淮安市地方志办公室方志处处长杜涛介绍,自清廷的江北大学堂开始,淮安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所“大学”。其中历史较久远的有江北大学堂、江北实业学堂、江北陆军学堂、江北农工学堂、华中建设大学、苏皖教育学院等。
1901年9月,清廷宣布实施新政,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推广新式教育,规定“各省所有书院,于省城均改设为大学堂”。时任漕运总督陈夔龙即将清江浦西门内行台考棚(今开明中学)改建为江北大学堂,于1902年3月31日开学。江北大学堂开设之初,招收了两个“备斋”(预备科)班,每班各40名学生,学制3年。
此后,江北大学堂曾先后更名为江北高等学堂、江北初级师范学堂。辛亥革命时,江北初级师范学堂停办。
民国初,于江北初级师范学堂旧址设立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。其后于1927年改设为淮阴中学,1932年又改为淮阴师范学校。1948年12月,淮阴解放后,改为两淮市第一联合中学,其后不久改为淮阴中学。
此外,1945年往后,淮安还曾有华中医务专科学校、华中新闻专科学校、苏北工业专科学校、淮阴师范专科学校、淮阴教育学院、淮阴工业专科学校、淮阴职工大学、江苏农垦职工大学、淮阴职业大学等大中专院校。
1997年,淮阴师范专科学校和淮阴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淮阴师范学院,而淮阴工学院则于2000年由淮阴工业专科学校、淮阴职工大学、江苏省农垦职工大学合并成立。(记者肖秀丽)